11月13日,蘋果今年最后的新機iPhone 12 Pro Max 和iPhone 12 mini正式開賣。我們愛搞機作為全球500強評測工作室,自然也搶到了iPhone 12 Pro Max 512GB國行 首發 全款 帶AppleCare+非海南免稅版。詳細內容完成前,我們先來水一篇上手。
今年iPhone 12的包裝,是環保史上的一個里程碑。人流熙攘,那個陪伴我們多年的“五福一安”環??斐漕^,見證著好奇、貪念、不甘和被擊破的幻夢。一臺11899元的手機,包裝只有一條C to Lightning線,這是蘋果留給世人的警示。
那20億個“五福一安”是USB-A口的,而出廠配的,是C to L線,這是蘋果在表決心,也是提醒我們:“五福一安”真的已經被扔進歷史的垃圾桶了。
awsl,編不下去了。蘋果的智商環保問題,都被大家噴過好幾個輪回,這里只輕噴幾句泄憤,不再作過多的贅噴:
蘋果:市面上已經有超過20億個Apple電源適配器,為了環保,我們不再送充電頭了。這是人性的扭曲?還是道德的淪喪?
蘋果是節約了配件、包裝和運輸成本,但無數本來滿足于“五福一安”安全、環保、快充體驗的用戶,被強行炸出來買C口充電頭(畢竟包裝強制“送”了條線,不配個充電頭,好像就有點不環保了);
官方和第三方充電頭,本身都要包裝和運輸,而且蘋果省出來的成本,只體現在蘋果的財務報表,而不是顧客的賬單上;
這是教科書式的“慷他人之慨,環他人之?!?。真要環保,擁抱全球通用的Type-C,換掉那個限制快充功率、自家iPad都開始放棄的樂色Lightning接口就一了百了。到時就算出廠沒有線,也比現在環保;
本以為,蘋果在完全取消有線充電之前都不會換Type-C口,但iPhone 12系列的Magsafe無線充電這么弱,這個Lightning接口,估計還會繼續惡心我們一段很長的時間。峰值18W的線上功率只能堅持幾十秒,除非進冰箱,否則線上功率只有5W(實際輸入就更低了),還不如“五福一安”來得痛快。
iPhone 12系列尖銳異類的特征,在最大、最重的iPhone 12 Pro Max上,發揮得淋漓盡致。放桌面,就像小號的iPad Pro。
亮面中框除了粘指紋、容易花之外,都挺好,對手指“吸附力”優秀,精致而且有level。即便是我們這臺石墨色(黑色),黑色中框在光線下都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。除了漂亮,我還能說什么。
換個角度,是否有種iPhone 5,爺青回的感覺?
iPhone 12 Pro、iPhone 12 Pro Max、iPhone 12
亮面中框上,五個天線隔斷槽,用磨砂材質強調自己的存在。剛開始用,總誤以為有臟東西粘上去。四邊等寬的窄邊框,視覺關系,總會誤以為側邊框比額頭和下巴要厚。
大小機的劉海是接近等寬的,屏幕越小,劉海就顯得越大(留意12 Pro Max邊框上的天線槽)
iPhone 12 Pro Max的攝像頭,比11 Pro Max、比12/12 Pro更大、更高聳入云,甚至出現了“圈套圈”的奇觀。
黑色iPhone 12、石墨色12 Pro Max和海藍色iPhone 12 Pro
Pro系列的磨砂后蓋還是做得非常有質感的,但蘋果今年的質感都集中在Pro系列上,iPhone 12和12 mini的質感都差很遠。特別是藍色和黑色,已經做出千元機的感覺,建議避開。
iPhone 12 Pro Max方正邊框,咯手和割手難免,但邊角有一定弧度,沒到手術刀那么夸張。手感上的主要問題,是機身太寬。iPhone 12 Pro Max的長度,比大部分安卓旗艦都要小。但78.1mm的寬度(一般74mm就已經算寬了)再創新高,是近幾年最寬的旗艦機。寬度配上方正邊框,一舉超越226g的重量,成為iPhone 12 Pro Max手感上最大的問題。
安卓這邊從曲屏慢慢回歸直屏,而iPhone這邊從2.5D直屏回歸到真·全直屏,返祖現象的最大優點就是方便貼膜,且大大降低了貼膜成本;
4倍抗摔的超瓷晶面板,稍微提升了反光率,導致光線感應貌似沒有前代那么柔順了;
iPhone 12系列的超瓷晶面板,手感都很澀,以致于很多人都會懷疑它們沒有疏油層。建議貼塊好鋼化膜,以提升手感;
瓷晶面板是四倍抗摔,但貌似并不比以前抗刮。3天使用下來,該出現的劃痕還是會有的。
華為Mate40 Pro、iPhone 12 Pro Max、iQOO 5 Pro、小米10 Ultra
因為疊放,iPhone 12 Pro Max被iPhone 12 256GB國行全款非海南免稅版的藍寶石鏡片刮到。不,已經不能算刮,是刻。屏幕上留了一道和馬里亞納海溝一樣深的刻痕??粗毯?,我的眼淚,毫不留戀地從離開眼角,滴落在iPhone 12 Pro Max 512GB石墨色 國行首發全款 非海南免稅版上。眼淚告訴我,iPhone 12 Pro Max有疏油層。
所以還是建議iPhone 12 Pro Max用戶手機殼+貼膜全套武裝。不要理會那些裸奔黨的甜言蜜語,什么手感好,什么原生味道。什么優秀體驗,都補不回一次意外摔落帶來的心痛。我們雖然有錢,但絕大多數人,摔傷手機后,都懶得去換機。然后你的手機,就帶著一大堆傷痕,陪著你度過未來的一兩年,那人生中獨一無二的一兩年。更何況iPhone 12 Pro Max這么重,這么厚,本身就沒手感可言。
“手機保養那么好有什么用?全新成色最后不也照樣被淘汰嗎?”他們不懂我們環保主義者的愛,一個精心設計和制造的工藝品,一個時刻陪伴你身邊好幾年的好伙伴,好兄弟。就算到了要離別的時候,我也希望它沒穿沒爛,就像從來沒來過這個殘酷的世界一樣,安詳地離去。然后在閑魚賣個好價錢。
CPU性能對比
GPU性能對比
都是一樣的A14,iPhone 12 Pro Max機身大,散熱余量足,CPU多核性能和GPU的峰值和持續輸出,就是有優勢。
iPhone 12 Pro Max主攝(實測Pro Max的鏡頭鬼影也是非常嚴重,歷年之最,沒有之一)
iPhone 12 Pro Max超廣角(HDR力度比主攝還生猛,但細節還是肉)
iPhone 12 Pro Max的2.5倍長焦,辨析力還提升挺明顯
iPhone 12 Pro Max獨占了新的1.7μm單位像素尺寸CMOS(IMX603,87% 進光量提升)和Sensor-Shift防抖技術。超廣角還是祖傳的菜雞IMX372,長焦頭換成了新款的IMX590(尺寸沒變)。有ToF鏡頭,極弱光對焦也很強,主要體驗在弱光視頻錄制的對焦精度上。
更強的主攝,弱光場景終于有和安卓旗艦掰手腕的能力(iPhone 12 Pro Max、iPhone 12、華為Mate40 Pro和小米10 Ultra的拍照對比正在搞,敬請期待)。
最后放一堆3天使用經歷的碎碎念:
屏幕變大之后,這個滿血60Hz仿佛要比12/12 Pro更加流暢。特別是返回桌面的動畫,硬是把60Hz做出了120Hz的感覺;
電池容量雖然縮水,但竟然還挺耐用;
在散熱條件更好的大機上,A14還是能讓你隨時感受到科技的溫度,大型游戲和跑分時,也是熱得快且持久;
我們拿到的兩臺iPhone 12 Pro Max,對比12/12 Pro都有一定程度的黃屏,不知道是否運氣問題。但只要不放在一起AB對比,458 ppi+蘋果調教,還是很舒服的。
用遍iPhone 12 mini、iPhone 12/12 Pro和iPhone 12 Pro Max之后,現在可以堅定地推薦iPhone 12。只要避開黑色和藍色,它就是最適合大多數人的iPhone。
iPhone 12 mini:除非是從iPhone 6/6s/7/8升級過來,否則只推薦極度低頻使用的用戶購買。雖然它的續航好于SE 2,但“認為”自己喜歡小屏的人,你確定自己不是被價格蒙蔽了雙眼?被SE 2騙一次還不夠?
iPhone 12 Pro:比iPhone 12貴出來1700,都堆在6G內存、不銹鋼邊框和長焦鏡頭上了。什么60幀杜比HDR視頻和ProRAW,感知實在不強。配合手感和質感因素,酌情選擇減錢上iPhone 12;
iPhone 12 Pro Max:這是給手機高頻用戶、攝影愛好者、喜歡用移動端看視頻但不肯買iPad,或身高1米85以上,并可以犧牲便攜性的用戶設計的手機。只要你不嫌它的體重和大小,比iPhone 12 Pro貴出的800塊,換來巨屏和攝像頭的提升,還是很值的。
另外要考慮的,是單手使用的問題。如果你自己開車上下班,那沒問題,你很少需要單手用機。但如果你平時坐的是價值數百萬的公交車,或者動輒上億的地鐵,每天1、2小時通勤期間,單手使用就是個需要考慮的問題了
其實上面都是我亂說的,總之就是一句,Follow Your Heart,問問自己的內心。mini和Max過于極端,看看真機就會斷了念想或者執迷不悟。如有糾結,大幾率都是12和12 Pro之間。如果12的價錢和輕薄,還不足以讓你下定決心,就閉眼買更強的。反正買機就像人生,無論怎么選,最后都會后悔的
關注我們的微博@愛搞機
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:愛搞機(playphone)
當然,也關注我們的嗶哩嗶哩賬號:愛搞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