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dmi K30系列本來就是1000-3000元避不開的價格圣光,大家都沒想到Redmi會把紀念版也搞成新的“價格炸彈”。K30至尊紀念版屏幕升級成120Hz刷新率,SoC降成天璣1000+,結果價格還重回1999元。
價格上的巨大誠意,讓所有的妥協都可以用“還要什么自行車”掩蓋。除了香,我們還能說什么呢?
畢竟價格太兇,K30至尊紀念版肯定會有取舍的地方。但Redmi確實刀法不錯,例如主攝從IMX686變成IMX682(差別很小,很難感知出來),超廣角從OV13B10變成了成本更低的HI1337。取消了AG磨砂玻璃設計,全系都變成了光面(又省一筆)。
驍龍865換成天璣1000+,同時因天璣1000+的支持度問題,內存和閃存從LPDDR5+UFS 3.1,變成LPDDR4x+UFS 2.1(我們手上的8+512版其實是UFS 3.0閃存),這些就省下一大堆成本了(MTK Yes?。?。
小米10至尊紀念版和K30至尊紀念版的包裝
K30至尊紀念版的包裝,并沒有因為至尊紀念版而升級,配件包括帶銀離子的抗菌保護殼(比K30 Pro那個硬殼好用多了)、33W快充頭(老朋友MDY-11-EX)、數據線、卡針、Type-C轉3.5mm轉接線。
K30至尊紀念版主要外觀變化是變厚0.2mm,輕了5g。全系沒有磨砂設計,所以現在淺色機型會更好打理一些(指紋不那么明顯)。
彈出式攝像頭,以及“無開孔、無劉海、無水滴”的真·全面屏,有紅外發射器和雙揚聲器(只是音量和開孔方向都非對稱就是了)。不過可惜的是,極為先進的3.5mm接口被取消掉了。
紫色的是K30 Pro變焦版(外觀和K30 Pro一致),白色的是K30至尊紀念版
紫色的是K30 Pro變焦版(外觀和K30 Pro一致),除了顏色和表面處理,背蓋幾乎完全一樣。側邊除了頂部天線條稍有移位,其余也幾乎一致。
主要區別在正面,K30至尊紀念版的聽筒開槽比K30 Pro更寬(左上角,紫色的是K30 Pro變焦版)。
K30至尊紀念版的下邊角比K30 Pro更加方正。但屏幕圓角是和K30 Pro差不多的,仔細看會有點不和諧。不過這個差距很小,實測兩臺機的保護殼,可以相互套用。
左K30 Pro,右K30至尊紀念版
屏幕本身也是有差距的,雖然都是三星E3材質的AMOLED屏幕,但擁有120Hz刷新率的K30至尊紀念版,其色彩風格選項里,少了高級模式(無法精調),而且也取消了防閃爍功能(類DC調光都沒有,舒服?低頻PWM你舒服?),而且根據現有消息,傳聞以后也不會OTA防閃爍功能(據說會導致顏色和均勻度太難看)。
所幸,無論是開始閃的亮度值,還是閃的程度,K30至尊紀念版都要比K30 Pro好。實際觀感上,K30 Pro要更加暖紅,而K30至尊紀念版偏藍綠一些,但分別很小。觀感上這塊屏還是比較舒服的,特別是有120Hz的香味加成。
K30至尊紀念版、K30 Pro變焦版、Redmi 10X Pro、Redmi 9
小米10 Pro、K30至尊紀念版、K30 Pro、小米10青春版
Redmi 9、Redmi 10X Pro、小米10青春版、K30至尊紀念版、小米10 Pro
K30 Pro、K30至尊紀念版、小米10至尊紀念版、小米10 Pro
三星Note10、iPhone 11 Pro Max、K30至尊紀念版、小米10 Pro、vivo X50 Pro+
K30至尊紀念版和小米10系列是一樣的屏幕尺寸,但K30系列屏幕(1080*2400)縱向比后者多了60個像素點,屏幕和機身都更加瘦長一些。
比較出乎很多人的預料的是,K30系列的下巴寬度和小米10系列是非常接近的,都比較窄,和iPhone比較接近,比X50 Pro+稍寬(那自然沒法和Note10比了)。
天璣1000+的CPU是4×A77@2.6GHz+4×A55@2.0GHz,GPU是Mali-G77MC9,最高支持LPDDR4x+UFS 2.1。
性能有多強呢?就是僅次于驍龍865/865+,無論CPU還是GPU,連麒麟990都不是它的對手。
因為K30至尊紀念版現階段固件封鎖了GeekBench、GFXBench和3DMark三大跑分,大概分數可以參考同SoC的iQOO Z1。
K30至尊紀念版的CPU成績,不知原因地比iQOO Z1強一截,甚至圓周率測試中出現了超越驍龍865+的歷史成績(總感覺哪里出了問題,得詳細評測慢慢研究),Redmi給的性能釋放已經很好了。
GPU測試,K30至尊紀念版暫時跑不了,這里參考Z1的分數
閃存速度
內存:最高支持4x16-bit的LPDDR4x@1866MHz。往下的天璣820系列雖然頻率是2133MHz,但只有2x16-bit。
閃存:Redmi這里非常有趣,頂配512GB版本用的是鎧俠(Kioxia,就是以前的東芝,我們這臺的具體型號是THGJFCT2T84BAKB0100)。但天璣1000+只能支持UFS 2.1,所以速度也只有UFS 2.1的級別。我們這臺512GB的,甚至連續讀寫都不如256GB的iQOO Z1,不過隨機寫入倒是挺強的。
實際使用中,應用安裝、游戲加載,只是比驍龍865的小米10至尊紀念版稍慢,基準性能還是擺在那里的。但桌面滑動時,K30至尊紀念版的大核,大部分時間都在2.0G以下。應用切換、負一屏之類的情況,該掉幀還是掉幀,要處理120Hz的動畫狂魔MIUI 12的動畫,壓力果然是大,得等OTA上更積極的調控。
K30至尊紀念版基本套用了K30 Pro的相機設置,不過主攝和超廣傳感器做了一點降級:
主攝IMX682,6400W像素,1/1.7英寸,單位像素0.8微米,可以4合1輸出;
超廣角是HI1337,1300W,119度廣角(K30 Pro是123度);
長焦微距維持了S5K5E9,500W像素。
主攝
超廣角
2倍變焦(其實是主攝數碼變焦)
地球上暫時只有K30 Pro和K30至尊紀念版有的“宇宙無敵、可以拍屏幕子像素、很嗨好玩”的長焦微距,非常適合小孩子開拓眼界和機佬日常折騰。
暫時體驗看,主攝和超廣角和K30 Pro系列的差距不是很明顯,實際差距還要后續評測才能定奪。
K30至尊紀念版支持33W快充,實際最高功率在26.5W左右?;旧鲜敲?分鐘從10%電量的速度跑,5分鐘11%,10分鐘21%,15分鐘30%,半小時充電60%左右,1小時8分充滿。正常的30W快充級別,放在旗艦里是主流稍微偏下,剛夠看的級別(我們好像對1999的要求高了點)。
K30至尊紀念版電池從K30 Pro系列的4700mAh縮水成4500mAh。但即便強開120Hz,對續航的影響沒有小米10至尊紀念版(換回60Hz的話,游戲耗電只有5%)大,表現比預想中好。
震動馬達:和K30 Pro差不多,線性馬達吼啊。
指紋識別:識別位置比K30 Pro稍微低一點,但仍比正常機型高一些。兩臺的識別速度和角度要求都差不多。
雙揚聲器:兩邊出音方向不同,上方是聽筒出聲。音量大小肯定是不一樣的啦,音量和音質感肯定不如外放大師小米10,但還算OK夠用。
暫時看到的性能、拍照、充電、續航都有所取舍(縮水),但除了性能之外,取舍幅度都挺難察覺的。而且1999元,還要什么自行車?最后再來一次口號:MTK YES!
關注我們的微博@愛搞機
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:愛搞機(playphone)
當然,也關注我們的嗶哩嗶哩賬號:愛搞機